户外常识 分类>>
首次披露ESG战略吉利汽车单车碳排放同比下降56%
首次披露ESG战略吉利汽车单车碳排放同比下降56%气候变化以及能源格局变化的挑战,给各行业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国内,作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以及加快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支柱,汽车行业担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汽车业发展新能源、进行绿色转型,也成为必不可少的议题。
4月21日,吉利汽车发布了2022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在报告中,吉利汽车还首次披露了包括六大方向的企业ESG战略;并承诺,到2025年实现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减少25%以上,到2045年实现碳中和。
报告中披露,以2020年为基准年,吉利汽车获得了2022年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下降了8.1%,新能源销量同比提升300%,9个整车基地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07兆瓦等低碳减排成果。在2022车企“双积分”成绩单中,吉利汽车也获得了大幅提高。
国内车企开始进入“ESG竞争”阶段。在新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浪潮袭来时,市场对车企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不再仅仅看重过去的“以利润为主”,在注重主营业务、产品质量等因素之外,企业责任的竞争力也被提到了相当重要的高度。
当前,新能源赛道仍然保持着爆发的态势。新能源汽车虽然顶着“节能”光环诞生,但在双碳的大战略,以及监管和资本市场对ESG的要求日趋严格之下,车企们要想从这块诱人的市场蛋糕中吃到红利,也必须在低碳减排方面做出真正的实绩才行。
而要实现碳中和,不仅仅只是在产品端减少碳排放的事,包括整体的生产制造端、供应链管理,甚至使用端,贯穿了汽车的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这是考验,也是在汽车产业新的转型周期里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因此,在监管要求下,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能源造车新势力,都更加重视ESG报告这个“第二份财报”,进行相关信息披露。
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其中明确指出,上市公司应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在与投资者关系管理沟通内容中增加上市公司的ESG信息。2022年的上市车企中,吉利、广汽、东风等大型车企集团,和小鹏、理想、蔚来等新能源车企都纷纷发布了自己的ESG报告。相比之下,得益于在汽车行业的长期积淀,传统车企在ESG报告发布和战略制定、执行方面上更有先发优势。
在2021年初,吉利发布了“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以实现低碳转型战略。行动计划一主攻智能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体现为混动动力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小排量节能汽车;行动计划二主攻智能化纯电动智能汽车,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在2021年的ESG报告中,吉利汽车披露了以2020为基准年,2025年单辆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减少25%以上,以及2045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此外,其还首次披露了达成减排目标的具体举措,将从“供应端”、“制造端”和“使用端”执行一系列减碳排放措施。
目前国际上多数先进车企围绕ESG、绿色工厂已制定了战略规划。在2022年的报告中,吉利汽车也补上了这门“课”,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ESG战略六大方向。
报告提出,迈向2023年,为实现“让世界充满吉利”的愿景,吉利汽车将ESG理念与企业创新发展相融合,以“打造智能汽车可持续出行的创新生态”为可持续发展使命,聚焦气候中和、自然受益、全域安全、数智创新、共荣发展、治理与道德六大战略领域。
此外,吉利汽车在报告中还列出了详细减排目标,以及和业务相关的各战略领域关键行动。这对增强企业价值、提升投资人长期战略投资的信心,显然是有利的。
在ESG报告中,吉利汽车分别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方面进行了信息披露,在相关内容的具体举措、数据化和标准方面,还是比较全面的。
在“E”即环境方面,具体来看,根据2022年ESG报告披露,2022年,吉利汽车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为35.2 tCO₂e,分别较2020和2021年下降8.1%和5.6%。
围绕着汽车全生命周期降碳,吉利汽车也披露了其在使用端、生产端、供应端等各方面的减排措施。如在使用端,报告显示,吉利汽车持续提升新能源车型比例,开发高效动力系统。2022年,吉利星越L、领克09、帝豪获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称号,博越L、极氪009获中国生态汽车(C-ECAP)白金牌认证。同时,吉利汽车还持续开展超低排放技术研发工作等。全年企业在使用端平均排放较2020年减少11.5%,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达23%。
在制造端,2022年吉利汽车9个整车基地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其中,西安工厂成为国内整车行业的首个零碳工厂。全年吉利汽车整车基地单车能耗及整车基地温室气体总排放较2020年分别降低12.1%和24.8%。
在供应端,吉利汽车建立了供应链可持续发展体系,2022年开发了13种低碳材料,并计划于未来25款车型使用循环材料;通过循环材料和动力电池减排,已实现单车碳排放降低0.38吨。30%的一级供应商使用可再生电力,其中10%的一级核心供应商已实现100%可再生电力使用。
同时报告强调,吉利汽车在践行环境保护责任方面,2022年所有整车基地实现废气、废水、固废100%达标处理及排放,整车基地水资源消耗密度下降超10%,工业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98.3%。
在产业链协同方面,报告指出,2022年,吉利汽车超过90%的一级供应商参与ESG培训并签署《供应商行为准则》;经销商管理制度覆盖率达100%。吉利汽车成为了6个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主导或参与374份标准制定,推动行业协同发展。
在“S”即社会方面的信息披露中,吉利汽车强调,社会责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吉利汽车针对生态友好、公平教育、乡村振兴、社区发展及救助帮扶等五大领域开展了公益活动。其中,极氪“蓝星卫士”公益项目全年集结超2500名志愿者,回收近8吨海洋垃圾;吉利还推出了“梦想绿跑道”计划,在报告期内惠及超4万名乡村学生。
在“G”即公司治理部分,吉利汽车表示以“充分授权、依法合规、考核清晰、公平透明”作为企业治理的内核,营造诚实可信的发展环境。据披露,2022年,吉利汽车强化董事会性别多元化,女性董事占比上升至27%。另外,吉利汽车还发布了《行为准则》及《反政策》,持续完善企业合规及商业道德体系。员工权益方面,吉利推行“共同富裕”计划,为所有员工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商业保险和健康安全保障,并提供完善的人才培养项目。全年员工满意度达88.4%。
此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在报告中,吉利汽车持续公布了其“双积分”情况。根据报告,在2022年,其平均燃料消耗量为189.18万分,新能源车积分为83.61万分,比起之前有了极大的提高。
根据往期报告,2020年,吉利汽车燃料和新能源车积分分别为-66.76万分和-5.73万分;2021年其平均燃料消耗量为-35.99万分,新能源车积分为9.29万分AG九游会真人官网登录网址。
在2020年6月,工信部明确了2021年至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的比例要求,分别为14%、16%和18%,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并要求,按照这一比例要求,基本能够保障实现“到2025年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达到4.0升/百公里、新能源汽车产销占比达到汽车总量20%”的规划目标。
和其他车企相较,根据今年4月工信部公布的信息,比亚迪两家下属企业“双积分”共计分别为1029.1万、511.17万,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分别为290.89万、208.86万,上汽通用五菱“双积分”分别为320.84万、33.59万。而纵观车企的双积分排名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联。吉利汽车也在报告中认为,是集团新能源转型的表现,有效改善了其平均燃料消耗量水平,带来了双积分的提高。
此外,产品质量、数据信息安全等方面,也成为制约国际机构对车企ESG评级的因素。如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特斯拉,尽管其在储能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表现,但因为自动驾驶、产品安全问题、侵犯用户隐私等方面的负面消息频发。其2022年5月,标准普尔道琼斯指数公司将特斯拉从其标普500 ESG指数中删除。此举还引发了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的激烈反应,他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指责ESG是一个“离谱的骗局”。消息传出后,特斯拉股价当时一度大幅走低。
这也反映出,市场上的负面新闻,对于车企的ESG评级、资本市场对企业的长期价值衡量,都有着重要影响。企业在日常公司管理、ESG报告披露中,也必须重视这一点。
在报告中的全域安全方面,吉利汽车强调以“生命零伤亡、健康零危害、财产零损失、隐私零泄露”为宗旨,将传统安全升级至覆盖全道路使用者及新四化下的智慧出行安全,在“零事故,零伤亡”的目标进程中持续迈进。报告表示,吉利汽车关注车内驾乘人员、弱势道路使用者(VRU)、维修及救援人员等所有道路参与者,确保车辆在行驶、停泊、保养、维修等全周期各场景安全;并深化与政府、交管部门、媒体等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持续开展安全技术交流与输出行业性研究分析成果。
数智创新方面,吉利汽车表示以“让更多人从数智生态中获益”为方向,兼顾数据安全责任与数据价值创新,赋能用户体验,创新服务生态;并称吉利将推动“负责任使用数据”原则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并向价值链延伸。
目前,吉利汽车已获选为“恒生ESG50指数”、“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及“富时社会责任指数系列”成分股,年内MSCI ESG评级提升至A,Sustainalytics ESG风险评级调至低风险。2022年5月,吉利汽车发布可持续金融框架,并于8月获得框架下首笔4亿美元融资,将用于新能源技术及产品研发制造。
践行ESG,在这个新能源格局变动的时代,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全新且充满挑战的议题。在2022年,国内上市车企有55家披露了ESG报告,在国内上市公司的披露中,比例并不算高。在新能源领域的信息安全、质量安全等方面,它们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国内不少头部车企已从度、全产业链上做出了规划并在不断前行。对于吉利而言,它向新能源转型的步伐,则更要加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