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奥运冠军教你居家一平米锻炼法转发收藏起来
奥运冠军教你居家一平米锻炼法转发收藏起来12月22日,江苏省委改革办与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江苏公共•新闻频道联合策划的大型改革政策解读节目《黄金时间—改革政策e解读》关注“发展全民健身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别看现在天气冷了,只要你想,在家就能运动起来!这不,《黄金时间》请来了体操奥运冠军黄旭,教你居家运动。一平米锻炼法,收藏学起来!
健身锻炼越来越受到重视,江苏已经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省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9平方米,位居全国第3名。
2019年,江苏省体育产业总产出4620.42亿元,约占全国1/7,全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1971亿元,人均体育消费2442元。
习总在重要讲话当中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围绕“发展全民健身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黄金时间》邀请到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王志光、江苏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辛丽、江苏省体育局青少处处长刘斌、江苏省体育局综合业务处处长许秋红、江苏省体育产业指导中心主任孙金荣以及特约评论员汤强、李晓愚共同进行解读。
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 王志光:体育工作总体上可分成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三大块。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江苏体育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竞技体育方面,坚持走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不断拓展省优秀运动队联合办队渠道,竞技体育规模和实力处于全国前列,先后有24人获得35人次奥运会冠军,179人获得506人次世界冠军,近几届奥运会江苏的贡献度都保持在全国第一集团。目前,我省在体操、击剑、跆拳道、女子排球、女子橄榄球等项目上已有24名运动员获得东京奥运会入场券。
体育产业方面,据最新统计,2019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4620.42亿元,增加值1570.94亿元,占全省GDP 1.58%(总规模约占全国1/7左右);全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1971亿元,人均体育消费2442元。群众体育方面,我们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成唯一以省为单位的全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9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近40%。
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 王志光: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涵盖的方面比较广,主要来说,包含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等方面。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把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作为改善民生、服务大众的关键举措,不断出台和实施相关的政策举措,努力建设和完善好群众身边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比如省委把发展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纳入深化改革重点督查事项,省政府建立全民健身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出台《江苏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把公共体育服务事项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和民生事项。省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协同推进全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省体育局制定《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AG九游会、持续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加快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向基层群众身边和不同行业覆盖延伸,广泛组织开展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大力普及科学健身知识等等。
江苏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 辛丽:健身方式和健身项目有很多。我们一直大力倡导群众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锻炼强度和方式。广场舞是群众参与性很强的一种体育健身项目,有很大的灵活性,时间可长可短,完全体现主客观的意愿和需要,目前我们也是在大力倡导和推广这个项目,全省广场舞骨干已经达到了800万。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传统健身保健,它动作简单易行,健身功效确切显著,是中华传统健身养生文化的瑰宝,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八段锦可以分散在家里锻炼,丰富群众居家体育和文化活动,是我们大力倡导的健身项目。
江苏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 辛丽:我们把服务群众科学健身作为我们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面向大众服务的机构主要有省市县的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乡镇(街道)的国民体质监测站,一般建在街道文体中心,全省县(市区)体育部门还建成了134个省级以上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4.9万个晨晚练健身站点,大家可以就近联系免费获取体质测试、运动能力评估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另外,我们还推动省市两级建立了科学健身指导专家库,发展了30万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他们通过科学健身大讲堂、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等方式,向群众普及科学健身知识。
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 王志光: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江苏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相较于全国是起步较早的,“十二五”时期,我们就完成了设区市“两个中心”和县级“新四个一工程”建设,即设区市基本建成功能齐全的体育中心和5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各县(市、区)基本建成3000个坐席的体育馆、塑胶跑道标准田径场、游泳馆或标准室内游泳池、3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
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各级各类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全省每年确保有100个以上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我们推出了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的建设,也就是城市居民以正常的速度10分钟就能找到一个便利的健身场所。体育公园和健身步道也深受老百姓的喜欢,我们目前全省的体育公园有将近1000个,健身步道达到了1.2万公里。
江苏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 辛丽:我们把建设群众身边的健身器材作为体育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新建小区基本都按照规定配建了人均0.1平方米的室内健身设施、人均0.3平方米的室外健身设施,我们也积极推动老旧小区增建改建体育健身设施,小区居民身边的健身器材还是比较多。小区健身器材的使用期限是8年,超出了这个年限就要换新的器材。如果在使用期限内,器材有破损,我们也可以申请更换或者维修。
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 王志光:2017年开始的,省体育局每年从江苏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中调拨5000万元用于体育消费券发放。老百姓可以在线上领取,登录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或者登录微信全民健身公共积分小程序进行领取,领取的时间我们在这两个平台上会有通知。从实施的效果上看体育消费券对体育消费的拉动还是很显著的,2015年,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是35%,2020年,这个比例提高到了40%。2019年,体育消费券拉动的体育消费金额达到12.3亿元。根据绩效评估,江苏体育消费券的动态拉动体育消费系数是1:16,即一块钱的消费券能带动16块钱的相关体育消费。
江苏省体育产业指导中心主任 孙金荣:2018年起,省体育局会同省有关部门围绕体育产业重点领域密集出台体育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水上、山地户外、冰雪、航空等运动项目产业行动方案,培育打造一批参与体验性好、消费粘性强、引领带动作用大的时尚运动项目。随着3亿人上冰雪,冰雪运动“西扩”、“南展”步伐的推进,江苏省群众性冰雪运动的开展如火如荼,目前我省共建设冰雪场地40个,在家门口玩雪已经不再是南方人的梦想。根据抽样调查,2018年江苏省城乡居民参与航空飞行类运动项目的人数占比为0.5%,2019年江苏省城乡居民参与航空飞行类运动项目的人数占比为2.3%,增长势头明显。山地户外、水上、冰雪、航空运动以及电竞、汽摩、击剑、马术等时尚体育运动快速发展,为体育消费注入新的活力。
江苏省体育局综合业务处处长 许秋红:多年来,江苏在赛事举办上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受疫情的影响,体育赛事活动长达几个月处于停摆状态,我们进行了专门调研,参加调研的39家赛事运营企业平均停业3个月以上,约九成企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当然,随着全面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以中超、CBA联赛等恢复为标志,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正有序恢复。以马拉松为例,10月25日全省5场马拉松赛事同时开跑,11月1日开跑的无锡马拉松参赛人数达到2.2万人。2020年,我们省体育局正式印发了《江苏省贯彻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深化放管服改革,调动全社会力量举办和参加体育赛事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后,绝大部分体育赛事活动不需要体育部门审批,有效激发社会和市场的活力。
江苏省体育产业指导中心主任 孙金荣:江苏缺乏像F1、网球公开赛、NBA、国际足球比赛、CBA等职业联赛和大型体育赛事,这些赛事观赏性高、观众占比大、粘性强,消费潜力强劲,以今年中超的一组数据来看,虽然受疫情影响,现场观赛受影响,但几场淘汰赛第二回合较量开始球迷关注度明显增高,苏宁和恒大终极之战有2200万人在线观赛,而全赛季直播总观赛人次超过12.38亿,场均观赛人次达到774万,同比增长16.1%。未来江苏省体育局将加大高水平国际职业大赛的引进,通过职业赛事的示范效应,以及大型单项体育赛事的短期爆点效应,带动观赏型体育消费,进而带动运动项目的群众参与。
江苏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 辛丽:患者去看病时,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经常听到医生的建设,就是你要多运动运动,但具体怎么运动,就没有详细展开了,因为医生可能也不清楚到底要怎么运动。这个时候,对于这个患者来说,他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目前,我们在全省范围内推动建设体医融合服务平台,全省建成了省体育局运动康复基地、南京老山库珀有氧中心、常州体育医院、苏州运动云医院、扬州体育康复医院等平台。初步形成了以体育医院为龙头,以体医融合服务中心、健康促进服务中心、健康驿站、健康小屋、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等一批体医融合服务平台。
江苏省体育局青少处处长 刘斌:今年9月22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10月15日,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在国家层面,对于深化体教融合,共促青少年健康是非常重视的。经过长期以来的改革探索和不懈努力,江苏在体教融合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形成了江苏特色。2019年我们和教育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利用优质体育与科技教育资源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遴选了92名教练员进入南京市66所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试点工作,帮助中小学生掌握1至2项体育技能。江苏在体育后备人才联合培养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目前,江苏通过“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实施县级青少年体育“6∶2∶1”项目布局,即全省每个县(市、区)至少推动5个体育项目,每个项目有6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布局。
江苏省体育局青少处处长 刘斌:我们与教育部门每年共同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干预工作,测试学生有效样本近5万人,并选择8所高校、80所中小学进行重点跟踪研究。从每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对比来看,全省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指标继续升高,“小胖墩”“小眼镜”等现象得到一定控制,但部分学生的跑步速度、耐力、下肢爆发力等指标存在不同程度下滑,“跑不动、跳不远”现象普遍存在,青少年体质情况仍然令人担忧。下一步,我们仍将助力学校体育工作,支持学校提高体育课质量,开足开齐开优体育课,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配合教育部门培养充实高水平体育教师、教练员力量,推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社会力量进学校,丰富学校体育活动;会同教育部门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推动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中考计分科目,并不断提高分值。
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 王志光:融合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融合发展就是整合相关方面的资源,统筹规划、统筹推进,实现“1+12”的效果,用有限的资源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开放融合的发展方略,不断推进“体育+”、“+体育”,向社会全面开放体育行业资源,除了推进体育与教育、卫生融合外,还不断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科技等行业深度融合,发展体育旅游、体育康复、体育培训、智慧体育等特色业态和服务模式,进一步拓展体育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