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AG九游会金狮自行车研究所老厂区变身科创园

2024-07-13 10:45:2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AG九游会金狮自行车研究所老厂区变身科创园“金狮”自行车曾是常州几代人难以忘怀的记忆,每当提起它,常州人总是饱含深情。位于怀德中路上的金狮自行车研究所,曾经推出过20余款新潮产品。今年以来,研究所正式开启“变身”模式,所内的老厂房经过改造提升,变身科创园,重新发挥它的价值。

  11月27日,天气晴朗,怀德中路上的金狮富博科创园,不断有车辆进进出出。大门左侧的显示屏上,一直播放着科技园引进新项目的信息。往里走,一些建筑空间的外立面被涂上红色和等色彩,且入驻了服装、汽车等行业企业。

  “虽然我们这个科技园是3年前成立的,但是真正对外引进相关企业却是今年才开始的。”陈国荣是金狮富博科创园的负责人,据他介绍,现在该园区共有10栋左右的房子,一些是金狮自行车研究所的厂房,还有一些是办公场所,大多建造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该科创园会孵化一些创造创新性项目,为智慧常州贡献力量。目前,这个园区已经完成近四成的项目引进。”据陈国荣介绍,园区为敞开式结构,未来会打造一条五彩特色沥青马路,使之贯穿整个园区,让这个园区充满视觉活力,寓意园区未来的智能化发展之路。

  在引进项目前,陈国荣团队对整个园区地下污水管道、消防、喷淋、烟感等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并增加了智慧停车,使整个园区更加标准化和智能化。

  “我们还增加了夜景灯光系统,灯光可以变幻各类图案。晚上,这里就是怀德中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陈国荣说,未来,这里还将围绕机器人及自动化制造装备,引进相关人才和生产线。“不用多久,这片老厂区就将成为活力满满的科创园区。”

  除了将老厂区打造成科创园区,陈国荣一直以来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这里打造一个“金狮”博物馆,展示“金狮”的发展历程,留住人们对它的各种历史记忆。

  “如今,我应该是常州收集金狮自行车最多的人。”说着,他让人把淘来的金狮自行车从仓库搬出来。当这些自行车被搬出来后,车身上都包裹着一层厚厚的保护塑料膜,并挂着邮递标签,标签上写有邮递信息,显示车子是从南京、惠州、哈尔滨等城市买来的。

  陈国荣介绍,这些车子中,最早的产于1976年。“早期的车子比较笨重,后来,车子越来越轻便,越来越时尚。”

  之所以在这里打造金狮自行车博物馆,和他的经历有关。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国荣大学毕业后便来到金狮自行车厂工作。他从车间焊工做起,后来一直做到金狮自行车研究所的所长。1998年,他辞职自己创业,从事自行车零件的设计、生产,很快完成第一桶金的积累。后来,金狮自行车研究所拍卖。得知消息后,一直就有“金狮”情结的他积极参与竞拍,最终竞拍成功。

  在他心中,金狮自行车最有特色的是铃铛。“它的铃声很像老上海的黄包车上的那种铃铛声,非常清脆好听。”

  金狮牌自行车是老常州人心底的怀念。当年结婚嫁娶,有一辆金狮自行车都很有面子。“那时候,人们结婚喜欢说‘三转一响’,‘三转’指的是缝纫机、手表和自行车,一响指的就是收录机。在常州,自行车就是金狮自行车,‘一响’就是星球牌收录机。”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金狮自行车的鼎盛时期,当时全国各地来金狮自行车厂拿货的车子,可以从厂仓库一直排到厂大门。

  资料记载,1980年10月30日,对常州自行车厂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金狮牌26英寸自行车首次外销阿根廷160辆,叮叮叮的清脆铃声J9九游会AG真人官网,成了在海外也能听到的“常州好声音”。

  在金狮自行车厂工作了10年,陈国荣曾多次获评厂里的先进。最令他骄傲的是,他在这里工作时,自己的两项发明还曾获得国家专利。

  其中一个是,他发明的车架自动焊接机器,大大提高了焊接功效和焊接强度。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金狮自行车厂生产QF—22和QF—23型自行车,这两种自行车小巧轻便,在市场上很火。在生产这两种车型时,就使用了车架自动焊接机器,这让陈国荣非常自豪。

  此外,陈国荣还发明了助焊防锈剂,可以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一种含硼的保护膜。“这个发明很快投向市场。当时,我们所有产品都是用了该保护膜。”

  因为工作出色,陈国荣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被任命为金狮自行车研究所所长。来到研究所后,他积极投身车辆的研发中。他这样讲述该研究所的作用:“它很像一个人的大脑,那些最新奇、最潮流的车型都从这里被设计出来,之后再在其他厂区进行生产。”

  陈国荣回忆,研究所设有装配车间,部分新潮的车子就在这里完成装配。现在科创园的10号房就是当时的自行车装配车间,当时研究所大门外总是聚集充满好奇的人。

  “在那个年代,金狮自行车曾是国内几大自行车品牌之一,这里装配完成的车辆会发往各个销售点。要买车,就要去一个个销售点。常州的销售点有五交化、购物中心等各大型商场以及合作社等。”

  他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厂里研制出了弯梁的自行车,小巧轻便,人们可以轻松搬到楼上去。该车型上市后,一年就销售了一百万辆。

  除了科创园内的10号房,科创园内的2号房和4号房也令陈国荣记忆犹新。那时候,它们都是焊接车间。上世纪九十年代,最流行的“79型”和“22型”就曾在这里焊接。

  “曾经,这里诞生了20多款车子,很多都风靡市场,在人们的生活里留下印迹。如今,老厂区变身科创园,它们有了新的使命,必将为常州创造新的价值!”陈国荣说。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搜索